2016年11月17日15:20,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铁道馆报告厅内一辆辆智能车呼啸而行,引得大家连连称奇!这是电气工程系承办的轨道交通大讲堂第80讲——趣味智能车探索所呈现的引人一幕。

主讲人杨英明老师介绍,在中国最著名的、参与度最高的大学生三大赛事包括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其中电子设计大赛和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都包含了智能车的比赛项目,该项目也是各大高校竞相角逐的项目。百度对智能车的介绍是电子技术和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自动识别道路等功能。常见的智能车底盘类型有自平衡小车、四轮驱动小车、两轮驱动小车、履带式小车、舵机转向小车等类型。
杨老师强调,电气、机电类学生需要掌握单片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程序设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PCB制版技术,这是智能车设计的“七颗龙珠”。
杨老师详细讲解了完整智能车设计过程的10个部分——准备材料、底盘组装、绘制电路、焊接电路、测试电路、电池安装、驱动和控制板设计、电路板和车架组装、编写程序、成品试验,在已经完成的智能车上加上各类传感器,小车车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小车”功能,小车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以及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灭火小车,在小车前安装火焰传感器和风扇,如果火焰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火焰就会驱动风扇旋转从而进行灭火。

杨老师骄傲地说,这次大讲堂中介绍的智能循迹小车、智能避障小车和基于手机APP的蓝牙控制的智能小车,都来源于学院的智能车社团,欢迎更多的同学加入智能车社团,开展智能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