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中国人民没齿不忘。“九一八事变”将中国带入近代以来最黑暗的时代。中华民族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不畏强暴,众志成诚,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打败日本侵略者,开启了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回望这段历史,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自豪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2017年9月18日,院团委组织召开第109期轨道交通大讲堂《正义的审判,民族的骄傲》,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副主任宋苗为同学们讲述了审判日本战犯那段历史。

1956年6月,中国政府在沈阳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对包括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武部六藏等36名战犯进行审判。中国政府本着“以德报怨”的博大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耐心细致地关怀每一个接受改造的日本战犯,使他们由“鬼”变成“人”,最后向“中国人民低头认罪、忏悔、谢罪”。
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不受外来干涉地独立审判外国侵略者。是国际社会对二战战犯审判的延续,也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总结。其价值不可磨灭,也不应该被忘却。
讲座中,学院大学生邓珊珊、张芝琳做主题演讲,充分表达了“如果说原谅敌人是一种勇气,那么改造敌人就是一种智慧”的胸怀和感悟。


学史可鉴得失、知兴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唯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坚定铁一样的信念,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开拓进取,中华民族前行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