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部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标准
发布时间:2024-07-1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标准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密切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为支撑、学院为主体,推动资源优化组合,实行多方共建共享。

二、建设目标

1.配合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建成校内服务学生专业发展的工程训练中心。

2.对接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践基地,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成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

3.坚持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为一体,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建成区域技术创新推广中心。

三、建设模式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实践基地管理、运行机制为突破,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企业捐建、校企共建、校内二次开发、自主研发的模式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实训设备、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生产性实习产品;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实践基地建设的自主知识产权份额。提高基地运行效率,提升基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建设水平

(一)场地建设

1.实践基地使用面积:按学院6000人规模,实践基地使用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生均不低于3平方米。

2.有完善的配套辅助场地,通风、照明等基础条件满足实训要求,无安全隐患。

3.场地设施布局与企业生产工作流程相对接,能满足“做中学、做中教”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

4.实训场地专业、企业文化浓郁,有设备功能介绍、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典型产品介绍等环境布置。

(二)设备建设

1.仪器设备配置合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体现基础性、实用性、配套性、生产性、先进性,满足学生基础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专业核心技能实训教学保证11工位,实训室利用率平均达到20小时/周,校内实训项目开出率占实践教学总课时数的90%以上(校外实训项目开出率占实践教学总课时数的15%以内)。

2.实训设备建设与专业课程标准相对接,为课程服务率达到90%以上,课程内容对实训设备的使用率达到50%以上。

3.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部分设备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水平。

4.年新增设备购置计划科学,稳定投入与配套更新资金、运行维护费用合理分配,生均仪器设备值稳定在≥10000元。

(三)信息化水平

1.实践教学场所均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具有高交互、沉浸式、碎片化等特征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践基地。

2.建有与实训内容相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实训教学。

(四)技能鉴定

加强具有职业技能鉴定功能的实践基地建设,使鉴定工种范围逐步扩大,基本覆盖学院开设专业核心技能(特殊专业不在学院设立考核鉴定机构的除外)。

五、运行管理

(一)管理机制

1.建立了由行业、企业、学院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渗透企业管理文化。

2.学院设立专门的实践基地管理机构,实施院、系(部)二级管理,实践基地有专人管理,人员配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健全。

3.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健全,设备设施、实训耗材等物资管理制度,实训教师、学生等人员管理制度,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等文明生产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4.逐步推进实践基地管理信息化。设备使用有计划、有维护、有记录。

(二)教学运行与管理

1.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有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实训教材、实践教学任务书等完备的教学文件。

2.教学实施过程管理规范,教学日志、实训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实训考核记录等台账资料齐全完整。实训教学质量检查、督导制度完善、执行到位。

(三)生产运行与管理

1.通过引企入校或校企合作,在保证学生基础及核心技能培养的前提下,主动承接企业生产服务“订单”,推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有效对接。

2.围绕专业(群)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结合市场需求,有稳定的生产性实习产品,全方位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工艺要求、管理规范,使生产性实习产品逐步走向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实现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转变。

(四)科研运行与管理

1.有完善的科研申报、管理、奖励制度。

2.注重发挥实践基地的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成果孵化功能,逐步将自主研发和二次开发的设备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并加以推广。

3.依托校内实践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建设科研团队,积极申请和承担行业企业科研项目。

六、建设成效

(一)培养质量

1.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2.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上获省级及以上奖项。

3.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4.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优良率≥80%

(二)社会服务

1.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企业职工、军转人员、社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

2.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和考证服务。

3.能承办市级以上技能大赛。

4.依托实践基地资源,积极为当地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生产、技术难关,共同研制开发企业新产品。

5.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具有推广价值,在当地职业学校中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三)经济效益

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开展生产加工、各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实际到账资金≥500/年。

 

联系我们: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教务部

辽宁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号路17甲5号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08:00-17:00

工作电话:024-62454759/62454769